國民黨19日上午召開改革委員會全體委員會議,組織改革組明訂中常委連選得連任一屆(4任),連屆期最長為8年,以杜絕“萬年中常委”的污名,同時大砍494席黨代表,選任代表將由目前的1535席減少到1041席。 組織改革召集人呂學樟向黨員報告,建議強化中央委員對不分區“立委”提名同意權,防止長期“主席說了算”的陋習,同時廢除參選主席與黨代表之連署規定,降低黨員參選黨職門檻。 委員會建議,中央委員與黨代表人數進行精簡。選任黨代表人數由現行1535人大幅減少為1041人。但為確保民意匯集沒有死角,并加強與地方的連結服務,以補基層黨工不足之憾,確保368個鄉鎮市區,至少都必須有1名黨代表。 對于外界關心的黃復興黨部轉型,委員會建議,未來不再區分黃復興黨部與縣市黨部黨代表,增進黨內團結,同時設立退伍軍人委員會,讓退伍軍人同志的服務照顧更加完善與制度化,以示重視。 此外,為落實“決策結構內造化”目標,中常會與中央委員會在既有對婦女、青年、弱勢團體的保障之外,新增納入對鄉鎮市長與縣市議員層級以上之民意代表的保障。名額從原有的40%,提高為50%。期能使黨內決策更貼近民意。 為落實總之扁平化,中央委員會組織架構,由現行二級單位縮減為一級。簡化組織層級,整合既有資源,厚植義務志工;并增設數位科技長,善用多元管道與青年社會對話,強化空戰能力,補強原有不足之處。 委員會也建議提升國際事務部與大陸事務部位階,建立美日重要聯絡窗口,強化國際視野,穩定兩岸互動,并加強對僑胞與臺商的服務。 最后委員會呼吁黨中央研議黨內公職人員評鑒機制,強化提升整體黨籍同志問政表現,且針對自愿退黨同志,研擬更為嚴格之回復黨籍規范,從嚴把關,避免少數人士穿梭游走不同政黨之間,甚至惡意攻訐本黨,破壞黨內團結與黨的形象。 改革委員會分成“兩岸論述”、“組織改革”、“青年參與”、“財務穩健”等4組。其中,“組織改革”組共14人,包括于北辰、呂學樟、張斯綱、張雅屏、郭添財、曾文培、游顥、童惠珍、黃健豪、黃敬平、黃德福、廖國棟、鄧治平、應曉薇、謝坤宏等。 來源:ETtoday新聞云
責任編輯:左秋子 |